大时代的边上
“这是一个让汽车制造商和其他生产商非常沮丧的局面,虽然有着很高的海外需求,却无法生产出足够的产品。”
日本大和研究所经济学家渡边博史(hiroshi watanabe)表示。
被大海吞没的工厂
地震引发的海啸,摧毁了丰田公司在关东地区岩手县金崎町最大的工厂,而公司的第三大生产基地就在震灾最严重的宫城县大衡村。这两处工厂的车间和生产线都已无法使用,丰田中国新闻发言人刘鹏称:“公司职工都无大碍。”
丰田主要的生产基地是在几乎未受地震直接影响的爱知县,但地震后不久,丰田汽车公司不得不暂停了日本12家整车厂以及7家汽车零部件工厂的生产。到4月14日,日本仅有位于爱知县和九州岛的两家丰田整车工厂恢复了部分车型的生产,而其余的工厂,一直到4月18日才能重启。此后,丰田陆续恢复日本工厂汽车生产,但产能只有正常水平的一半。
相比丰田,本田损失更加惨重。本田中国新闻发言人朱林杰表示:“根据地震当天的统计情况,本田枥木的一个工厂由于食堂建筑倒塌,导致一名员工死亡,30多人受伤。从工厂的排产计划方面,从3月14日开始,一部分工厂开始停工,从3月15日开始,本田在日本所有的工厂都停止生产。计划到3月20号之前所有的工厂都处于停产的状态。以后的生产计划要根据日本基础设施恢复的情况和零部件供应商恢复的情况来判断。”而本田位于日本整车工厂的复工时间,也从一开始宣布的3月23日,延迟到3月28日,并再度延迟至4月3日。
日产是日系三巨头中受灾最重的汽车企业。日产位于福岛县、枥木县、横滨、追滨、座间的五大工厂都已停产。日产在福岛县和枥木县的工厂都发生了火灾,枥木县的工厂有2人受轻伤。日产在3月20日恢复部分停产的工厂,包括负责车辆组装的追浜工厂、枥木工厂、九州工厂等。大部分零件生产工厂也在3月21日开始生产,保证3月24日能开始车辆组装。但是引擎制造工厂还无法复原,依然在进行设备检修工作。
马自达也出现了与丰田、本田相似的反复停工复工情况。曾于3月22日恢复两家工厂生产的马自达,在3月28日不得不再度停产,之后又在4月4日重启部分生产。一汽马自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洪江在微博中称:“马自达车型在4月15日前停产,之后能否恢复生产还暂时未知。”
日本车企的复工艰难除了零部件供应短缺、政府限电、物流不畅等外部因素,日益严重的核辐射也制约了生产。在核辐射较为严重的日本东北地区,一些工厂工人不愿意复工,这直接导致了工厂设施重建及生产工人严重短缺,让复工一拖再拖,不能顺利进行。
而因日本东北部许多汽车部件工厂被海啸摧毁,日本所有汽车企业都出现了零部件供应短缺。海啸亦让福岛核电站以及其他一些核电站被迫停止发电,由此导致东京及其周边地区电力供应不足,也让汽车业生产动力不足。销售大户丰田汽车对外称,2011年丰田全球减产或超80万辆。而本田也因停产损失上百亿元,日产股价大跌。日本野村证券汽车分析师侯延琨亦认为:“我们相信,三四月份日本国内汽车销量将急跌。”
竞争对手的机会
日系受伤,看似给了其他竞争对手喘息之机。
日本地震后,美国底特律汽车三巨头通用、福特与克莱斯勒表示,将在2015年前招募3.6万名工人,这些新增员工的工资待遇将低于传统的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工人。美国汽车研究中心首席经济学家肖恩?麦卡林登在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发表演讲时解释:“如果通用汽车公司20%的工人仅享受二级工资待遇,那么通用汽车公司的盈利能力将大幅度提高。”而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之所以同意对新员工降低工资标准,也是希望帮助美国三大汽车巨头提高竞争力,收复失地。
但是,日本地震造成的汽车零部件短缺已成为全球性难题,没有任何一家汽车企业可以幸免。《国际先驱导报》报道,3月18日,因从日本进口的变速箱库存不足,韩国雷诺三星汽车公司取消了釜山工厂的加班计划,每周六停产。3月21日,通用汽车公司停止了位于路易斯安那州的小型卡车厂的生产,因为缺少需从日本进口的零件。尔后,因卡车厂停产,纽约不得不开始解雇工人。3月25日,因从日本进口涂料困难,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只能停止所有销售店的黑色和红色乘用车订货。另外,由于从日立公司进口的电子零件出问题,法国标志雪铁龙集团在欧洲的柴油发动机生产也受影响。
正如通用北美区总裁马克?罗伊斯所说:“由于汽车生产商依赖于汽车零件供应商,因此这一行业对于供应中断或短缺尤其脆弱。日本地震对行业带来的冲击可能比任何人预想的要更大。”
日系汽车有90%的零部件可在遍布全球的生产工厂制造组装,但依然有10%最核心的部件只能在日本本土生产制造,引擎、变速箱等零件的相关技术都是日企的“传家宝”,从不轻易外泄。这些关键部件的缺失所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全球车厂减产、停工与裁员。丰田北美所有工厂已取消工作日加班和周六的生产活动,大部分工厂在4月15日、18日、21日、22日和25日五天停产,位于美国乔治城的工厂在另外四天中停产;欧洲的五家丰田工厂也在4月到5月之间停产八天。
4月13日,富士重工旗下的斯巴鲁美国公司宣布,印第安纳州拉斐特市的工厂4月停产4天,原因是零部件供应链中断。不过这对3550名工人来说是个好消息:他们可以在停产阶段请事假、年假及其他带薪休假,或者承担一些非生产性的工作。4月26日至28日,日产公司英国桑德兰工厂因汽车零部件正常供应中断,不得不停工三天。他们并不因此沮丧,如美国工人,他们可以因此得到一个充裕的假期。但对那些非发达国家的工人来说,这无异于晴天霹雳。在墨西哥的哈利斯科州,本田工厂要削减一半人力,1100名员工将会因此失业。印度的本田工厂也出现雅阁轿车核心配件的缺货状况,面临停工或是失业的工人们为此忧心忡忡。而在中国,由于日本本土生产的发动机、变速箱等关键零部件产品供应不上,日产位于湖北襄樊的工厂在3月26日陷入半停产状态,工人们只用上半天班。
离开日本制造,世界会怎样?
一篇名为《离开日本制造一年,世界会怎样?》的文章称:“日本本土的丰田工厂总数为12个,另有51个遍布海外。在美国、中国等地,日系品牌大多能够实现本土化生产。像美国的本田汽车,其本土化程度为90%;在中国,丰田威驰的本土化率在80%以上,本田雅阁为85%,飞度的本土化率则高达90%。而在墨西哥,日系车厂大约每年从日本进口25亿美元的汽车零部件,占该国进口产品金额总量的8%。”《华尔街日报》报道则称,日本日立公司制造的汽车零部件——空气流量传感器占世界总供给的60%,这家工厂的停业影响到的不只是日本,而是世界。
日本汽车整车工厂遍布全球,但最具技术含量、利润最高的核心零部件,却全部都在日本本土生产。日系汽车企业就像是那些放风筝的人,不管这些风筝能飞多高多远,线轱辘却总是紧紧握在日本人手中。所有的海外工厂都只能眼巴巴等着日本工厂的心脏重新跳动。
《国际先驱导报》报道称,在受灾严重的日本东北部丰田工厂,位于福岛县内的一家k8凯发天生赢家的合作伙伴——原料工厂的负责人给丰田发来邮件称:工厂已无法恢复生产,希望请其他工厂早日投产,邮件最后还附有正常情况下不能外泄的原料生产绝密数据。而在新华社的报道中,本田公司的零件供应工厂也有类似情形:大型汽车零件生产商keihin公司旗下的数家工厂已被海啸完全摧毁,工厂的恢复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一家供应商在废墟中寻回了零件的生产模型,并主动将它送到keihin公司总部,并同意将这个拥有技术专利的关键模型共享,只为让其他工厂都能恢复生产。虽然模型就相当于工厂握在手中的风筝“线轱辘”,不能轻易交给其他工厂,但这家工厂的负责人说:“尽快恢复日本汽车业生产,比本厂重建更为重要。”
接连不断的余震与核电危机,让日本工厂复工变得越发艰难。全球各地停产的工厂、被裁员的工人都在等着来自日本的订单能如期履行。遭遇强震、海啸与核灾重创的日本东北地区,15万人无家可归,他们都需要工作,但灾区工厂所能提供的工作却都断断续续,无法稳定。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虽然许多日本公司基于社会责任,表示一定不会出走,但因担心无法完成订单,造成客户永远流失,日产汽车和丰田汽车等公司在屡次复工又屡次停产的压力下,考虑把生产线外移。正如生产光盘读取头的堀尾制作所总裁堀尾正彦所说:“这个地区有许多与我们规模相同的小企业,许多人担心交货落后将导致生意永久流失。”
日本核心技术会因此外移吗?丰田总裁丰田章男在2010年12月就已表明:“虽然市场规模、人工费等导致日本制造理论上已过盈利极限,但公司仍会维持日本制造。我们要有一种不能让制造业从日本消失的使命感。”或许这种使命感就是让国土与资源匮乏、灾难频发的日本,永远握紧手中的风筝线。因为日本人明白,只要核心技术在手,狭小的日本就有能力控制住无数只风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