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智购物狂
都说“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作为一种跨世纪的智商税,“钻石=爱情”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让不少新人即使囊中羞涩也要入手一颗,好装点自己的婚礼和朋友圈。
那么,当你对象问你“亲爱的,咱们买个培育钻石省点钱好不好?”的时候,你是一跃而起给他一个回旋踢,还是在反消费主义的路上走出坚定的一步?
随着人们对钻石的需求愈加旺盛,“培育钻石”的市场也逐渐走红。
据《央视财经》报道,2020年到2021年,全球培育钻渗透率从5.9%增长至8%,预计至2025年全球培育钻渗透率将达到15.8%;中国培育钻渗透率在2020年到2021年从4%增长至6.7%,预计至2025年中国培育钻渗透率将达到13.8%。
“钻石自由”的时代终于要来了吗?
培育钻石,完美的“平替”
作为天然钻石的平替,培育钻石无疑性价比极高。
不同于市面上的莫桑石、锆石,培育钻石与天然钻石相比,无论是原材料还是品质几乎没有任何差别。唯一的不同,只在于两者的成长方式。
天然钻石由地球制作,生长于地表下约160公里,而培育钻石诞生于实验室,是人工合成的结晶。想要区分两者,只能通过专业度极高的机构,用光谱、晶体生长纹路等方式进行分辨。
另外,由人类养护长大的培育钻石还避开了天然钻石的不确定性。诚如网络段子所言,培育钻石纯度更高,颜色更漂亮。
当然,如果你觉得钻石有点杂质才能彰显身份,那么义乌老板分分钟能帮你把杂质加进去。
更重要的是,培育钻石的价格远低于天然钻石。
据《每经牛眼》,一颗中等品质的一克拉天然裸钻的市场价在3万-5万元,而一克拉的培育钻石价格仅为8000-15000元,是天然钻石价格的三分之一。
低价购买同品质的商品,真的很难让人不心动。
而最令人关注的“公信力”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目前,钻石业界主流的四大评级机构都陆续推出了培育钻石分级体系,通过塑造鄙视链的方式让消费者感到培育钻石的物超所值。
那么,作为一个机智的消费者,我们是否应该调转船头,投入到培育钻石的怀抱里?
“钻石自由”?
钻石骗局2.0版!
事出反常必有妖,培育钻石的一切看上去那么完美,反而更让人感到一丝“阴谋”的气息。其实,比起消费者,资本家们或许更需要培育钻石来做天然钻石的平替。
自2018年以来,全球天然钻石毛坯产量开始逐步下降。根据预测,2030年中性情况下,全球钻石市场将面临1.59亿克拉的供需空缺。
尽管钻石开采早已被巨头垄断,但天然钻石总量有限。一方面通过减少开采量维持天然钻石的价格,一方面布局培育钻石的市场,资本家躺着就把两头的钱都赚了。
早在2018年,天然钻石巨头戴比尔斯就转变了反对培育钻石的高冷态度,迅速滑跪成立了培育钻石的品牌。其他巨头也纷纷跟进,众多培育钻石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开始抢占市场。
另一方面,即使是天然钻石的“平替”,培育钻石本身依然是一个暴利行业。据《北京商报》报道,一克拉培育钻石的成本在3000元左右,对于零售端来说,净利润一般能达到20%,毛利润能达到60%,供应链能力强的企业还会更高。
对比一克拉8000-15000元的零售价,培育钻石更低的成本似乎更让利于资本家。
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为什么非得要买钻石呢?
培育钻石的火爆与其说是让大家实现“钻石自由”,倒不如说是“钻石=爱情”营销骗局的2.0版。
只要钻石依旧与婚嫁场景挂钩一天,只要我们的意识中依然将钻石视为爱情、婚礼的必需品,无论你最终选择了培育钻石还是天然钻石,你就依旧沉浸在钻石骗局中,乖乖向资本家上交着智商税。
钻石自由,只是资本家用培育钻石编织出的另一个美梦。
说了这么多,倒不是让大家不要买钻石。
blingbling的钻石很难让人不爱,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除了婚嫁场景外,钻石在日常生活中的出现率也逐步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钻石视为一种普通的装饰品。
不过,天然钻石也好,培育钻石也罢,都不过是漂亮的石头。只有当钻石不再被赋予特殊的含义,当购买钻石不再是负担,当只因“美”而热爱钻石时,你才拥有真正的“自由”。
参考资料:
[1] 热炒的人造钻石靠谱吗?丨每日财经
[2] 人造钻石火了,“克拉自由”来了?丨央视财经
[3] “遍地开花”的培育钻石是门好生意吗?丨北京商报
[4] 培育钻石大爆发!相关公司全线大涨!丨每经牛眼
评论47